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谢小真
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能量由母亲通过脐带将血液、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胎母输血综合征却会让胎儿把自己体内的血液,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及母体与胎儿溶血性输血反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为0.2%~3%。日前,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多科室,成功识别并迅速救治一例极罕见的“胎母输血综合征”极重度贫血新生儿。
7月14日中午,在产科门诊忙碌了一上午的青岛市市立医院孙晓燕副主任医师刚要起身结束门诊工作,一位孕38周的“准妈妈”来到诊室,紧张地表示一上午未感觉到胎动。
孙晓燕敏锐地意识到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胎心听诊数值正常,但胎动消失对胎儿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她立即向病房值班的同事交代病情并在产房急诊室对孕妇进行胎心监护检查。
胎心监护表现为正弦波形,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医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办理入院手续,给予术前准备,并将孕妇情况汇报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产科副主任李宝来。
胎儿存在宫内缺氧,若继续待产,胎儿随时可能胎死宫内。来不及给胎儿行超声检查,产科急救团队立即进行急症剖宫产抢救胎儿,新生儿科也做好了抢救准备。
在产科、麻醉手术科、新生儿科的快速默契配合下,胎儿快速顺利娩出,但胎儿呈白蜡样,是重度贫血的表现。
新生儿科医生第一时间进行救治,新生儿Apgar(阿普加)评分低;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存在重度贫血、缺氧、酸中毒等症状,血常规胎儿血红蛋白仅有37g/L(正常值为170~200g/L);同时查母体的甲胎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值,新生儿被确诊“胎母输血综合征”。
新生儿科医生立即给予新生儿清理气道、插管、上呼吸机、纠酸扩容、改善循环及抗感染治疗,输血45毫升一小时后肤色渐转红润,血氧饱和度升高,呼吸好转。
众所周知,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能量都由母亲提供,母亲通过脐带将血液、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
但是,胎母输血综合征却会让胎儿把自己体内的血液,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及母体与胎儿溶血性输血反应。这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为0.2%-3%。
最危险的是,这种“血液盗窃”往往毫无征兆,因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产前诊断困难,有时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新生儿极重度贫血、窒息,致死率、致残率极高。
胎动减少、减弱或胎动过频,往往是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向孕妈妈求救的信号,孕妈妈一定不要大意,需及时来医院就诊。若怀疑有患病的可能,通过做酸洗脱染色试验(KBT)、流式细胞术(FCM)、甲胎蛋白(AFP)等检查来帮助疾病的诊断。
长宏网配资-长宏网配资官网-在线炒股平台排名-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