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2日讯(记者 李智)8月1日以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部署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了5架次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任务,成功获取关键气象数据,为赛事精准预报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世运会赛事举办期间正值成都汛期,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传统观测手段难以全面覆盖。海燕无人机凭借长航时和高原适应能力等优势,在极高海拔和复杂气象条件下表现出色,为突破高原气象观测难题提供了支撑。
海燕无人机五度起飞护航世运会。
为保障世运会气象,海燕无人机已累计完成五架次任务,搭载温湿廓线仪、气溶胶雷达和下投探空系统等设备,飞行区域覆盖川西高原西南涡等敏感区开展机动气象观测,累计航时超36小时,成功投放48枚探空仪,获取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3.5万余条,为大型赛事气象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海燕无人机累计投放48枚探空仪,获取上万条气象数据。
在此次密集飞行任务中,海燕无人机连续获取的海量高质量气象数据,如同为成都世运会装上了“气象天眼”。通过搭载的下投探空系统,该无人机实现了不同高度精准释放探空仪,实时获取大气垂直结构数据,显著提升了强对流天气预警能力,大幅提升了短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这些高精度数据已实时汇入气象相关系统,为盛会开幕式、赛事场馆运行、交通调度及户外项目提供了精细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助力世运会的顺利举行。
“海燕”无人机。
“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以这一主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气象。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会背后,航空科技力量正以创新之姿,为赛事保驾护航,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造的实力与担当。作为保障的中坚力量,海燕等多型无人机24小时待命,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高精度气象网络。未来,中航无人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智慧气象服务向更多元场景延伸,以更智能、更精准的科技保障能力,为重大活动保障筑起科技屏障,为防灾减灾锻造智慧之翼,以创新之力护航美好未来。
编审:王月博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span.X1{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span.X2{font-size:12.0pt;}span.X5{font-weight:bold;}span.X6{font-style:italic;}【责任编辑:吴疆】
长宏网配资-长宏网配资官网-在线炒股平台排名-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